目前分類:遊記 (2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
攝影 & 文字: William Wang
20100512 上北投幽雅路,逸邨大飯店門前的上坡路


當CNN報導北投32行館被喻為亞洲最佳溫泉旅館之前一周,我和另一友人,騎自行車從陽明山下到北投,因路況不熟,誤入蜿蜒而下的山徑,幽幽老樹依傍著石垣,遮蔽著院牆上爽颯的驕陽,冷不防瞧見路旁一戶人家,門牌上路名「幽雅」,心中大嘆名副其實,「幽雅」二字,此路絕對當之無愧。

我對北投一處,素有好感,多半來自小時候,父親帶我們全家去北投洗溫泉的經驗,雖然自身記憶已模糊,但稍長後,卻因父母懷想早年歲月,時常提起,不知不覺中,已無法分辦哪些畫面是原生記憶,哪些是再生記憶。

母親提及當年全家去北投洗溫泉的逸事,她說我當時好喜歡溫泉,一直泡在水裡,懶著不走,他們哄騙我半天,又答應下次一定會再來,我才罷休。在新北投開往台北的火車上,才一上車,我就累倒在母親的懷裡。

溫潤的泉水、父親的呵護、母親的懷抱是我潛意識之中,日後一切溫泉的縮影。

童年時,家裡用電熱水器燒水洗澡,方方一台,外形酷似冰箱,正面有個玻璃錶,細長的紅色指針,顯示當下熱水的溫度,冷水要連燒兩小時以上才有40度左右。到了冬天放學後,第一件事就是把開關扳上去,晚上全家就有熱水澡可洗。

我媽先洗,再換我姊姊,再來輪到我,最後才換我爸。輪到我時,我媽在廚房一邊洗碗一邊拉長嗓音,喚我不要洗太久,水冷了,爸爸洗完會感冒。我從沒好好享受過泡澡的樂趣,一會擔心把水弄髒,一會又擔心水冷掉,匆匆洗完,人還沒出浴室,就喊著我爸趕快來洗;但我爸卻老神在在,三催四請後,才不疾不徐的走來。等他洗好出來時,浴室門一掀開,冷風灌入,他馬上打個大噴嚏,我想笑,他揉揉鼻子說,一定是又有人在想念他了。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
攝影& 文字 : William Wang
地點:台北南區一等三角點獅子頭山觀景平台 2010/02/28


新店花園新城房子還沒賣時,常帶著父母在這一帶山區閒逛。過逝的父親最喜愛就是永興路直潭桂山發電廠的這段小路。

我們總是一早就從家裡開車去木柵的養老院,再帶著行動不便的母親來到這條人跡罕至的小徑。最後一次來此,父親已是癌症未期,因為化療藥物而造成紅血球不足,醫生鼓勵父親多吃牛肉補血。但父親年紀大了,牙齒不好,在外遊玩飲食亦不方便,於是我就做了些羅宋湯,用電鍋蒸爛了牛肉,出門前,為他裝盛一碗,帶到獅子頭山頂享用。


獅子頭山頂觀景平台遠眺大台北城

那一次,父親站在獅子頭山頂的平台上,眺望著大台北,十月間,朔風野大,迎面吹著他殘弱的身軀。他挺直了腰桿,望著腳下居住了半個世紀的大台北,非常興奮。一路上美麗的風景,激發了他生命中最後的熱情。那天他說了很多的話,我因此感到欣慰。

隔年四月,父親過逝了,我處理了花園新城的房子,母親也因上下樓行動不便而鮮少出門旅遊。這條曾經多次帶著兩位老人出遊的路線,逐漸淡出了生命的記憶。

2010年農曆大年初一,我約了Russell 和他唸外僑中學的兒子 Brandon 一同騎車,三個人不知不覺又騎上了這條路,正當熬過磺窟戰俘紀念碑前一連串超過15%以上的陡坡時,紅瓦厝前,攻頂獅子頭山路上,天氣驟變,下起了小雨,攻頂只得做罷,擇期再戰。

這雨接連下了整個農曆春節,直到2月28日才第二度前來挑戰。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
  • Jan 31 Sun 2010 12:51
  • 碰巧


攝影& 文字: William Wang
地點:花蓮台11線27K處牛山呼庭海灘全景圖  2010/01/30


 

習慣不看時間出門,我這人不受時間、天氣的約束,難免有時出了門,卻撲個空,偶爾也有過幾次驚喜。

開車在台11線13K處,巧遇了花蓮的格友齊鈉。也不能說"巧",只能說,我雖是專程的去探望他,但事前他卻不知情,所以針對「隨興拜訪」這部份來看,就不得不說"巧"了。

到了「 靠.海邊」民宿門前,大門深鎖,我心頭一陣緊,覺得不妙,有點後悔事先沒連絡。

貼在玻璃門上觀察了裡面一陣子,發現大門雖鎖著,但窗戶卻沒關,屋子後頭似乎有個小門可以通往後院。我就尋著屋側那條停車坡道,繞到後院,後院裡有個人彎著腰正在水龍頭下沖洗東西。他抬頭望向我,見我非常開心的笑著,一時他有些迷惑,弄不清眼前這人的來歷和笑意,殊不知,我本以為這趟白跑了,沒想到最後卻還是讓我碰"巧"遇著了他,所以才笑的開心。

我一開口說我叫"威廉",他彷彿一下想起了什麼事, 又好像早就在此等我多時;如今,他像是見到老朋友般,開懷的笑了,雖隔著幾十步的距離,但那種沒有距離和陌生的微笑,卻掛在兩個男人的臉上,彼此彷彿都還無法接受這樣的不期而遇,有點像電影情節般的戲劇性。

到花蓮,我只想照著老路線遊走一遍。通常一晚下來,頂多只能安排吃一兩攤,亦或利用下午時間找個景點閒蕩一下。時間雖不多,但安排上,還是不想失去那份閒適感和悠哉。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



繪圖& 文字: William Wang 
地點:平溪十分車站遠眺五分山 原圖 F4 速描紙 33 x 24 cm (天空部分尺吋裁剪)


 

台北縣五分山,為基隆、平溪、瑞芳界山,360度視野,展望極佳,不僅平溪瑞芳一帶山系盡收眼底,東北角海岸風光亦一覽無遺。因雷達站務人員車輛進出及維護需求,特闢專屬柏油路面,以利人車往來。

夏季,風和日麗,由平溪、十分一帶,遠眺山頂雷達圓球,如置於果嶺上的小白球。秋冬,芒花盛開,彷彿皚皚白雪,覆滿山頂。

多次想爬五分山,卻因地處僻壤之鄉,路程所經之稜線步道,往來路線單調重覆,山頂亦無遮蔽之蓊鬱樹林,因此心中猶豫,裹足不前。

近日,單車興致正濃,烏來福山長征後,大夥相約挑戰五分山,尚不知體力能及否,卻已欣然允諾。欲往之,行程再三延宕。同行車友,大陸經商者眾矣,庶務纏身,頻頻往返,不易湊齊。雖然返台期間,大夥都是閒人,但這一等,天也冷了下來,山頂一片大好秋芒,轉眼凋零,如今所剩,殘芒幾許,風景早已不再。

同行友人,唸外僑學校國二的兒子已放寒假,看到他就想起我當年唸國中時,熱血單車的少年模樣,先前亦曾一同前往風櫃嘴,腳力強健,不亞於他老爸,於是勉強湊足三人,約在石碇休息站,碰面之後大家再一起上路。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
攝影 & 文字:William Wang
地點:20091213 106乙公路越稜頂點


 

騎車總是比起一個人爬山走路容易碰上朋友,路程中也會遇上一些瑣碎的小事,當下並沒有特別的感覺,騎完車回到家後,總在晚飯席間,為我那行動不便,坐困愁城的老母說上一段。不管內容真假,她都聽得津津有味,兩眼睜得大大的,平日緊閉凹陷的雙唇,此時也微微笑開了。。

想像力渲染了故事的情節,它為我淺薄的記憶加油添醋。也豐富了這些原本平淡的故事。我不禁要懷疑?或許她只是看我說得認真,體恤我說這些個故事為她解悶的孝心,假裝聽得起勁,也好讓我對她的病情放心一些。

石碇往北宜的山路有兩條,相較於北47石碇往小格頭的平緩,北106乙石碇經華梵大學往坪林的縣道,陡峭許多,除了入口處十分狹窄,之後一路平坦,車少路寬,很適合騎車。但因長坡耗人體力,這條路上竟然鮮少車友在此練車。

106乙公路行經大山之中,下方北宜高速公路蜿蜒迤邐而過。華梵大學之後,右方視野開闊,白色紐澤西護欄之外,秋芒盛開,遠眺皇帝殿和筆架山稜脈,他們已不再桀驁不馴的高不可攀,我卻一路加速,被迫放棄欣賞此番風景的雅致,只是為了用最短的時間,在這條公路上,烙印下人體和速度完美結合的奇跡。

再一次,我又刷新了這條山路的個人紀錄。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P1050674.jpg   
文字& 繪畫: William Wang
20090530 淡水紅樓三樓咖啡座遠眺眺觀音山  (淡彩實景寫生)  160g 15 x 21 cm  淡彩


最近,每天樂得騎乘大眾自行車,信用卡和悠遊卡一併輸入讀卡機,確認後,就可在信義區十一個停車點,任意借車還車。

我至今沒買小摺車,這一波鐵馬瘋,也澈底沒趕上,勤練小摺的朋友,已參加多次競賽,甚至遠赴台東,問他得了什麼獎,朋友說得含蓄,他說是「中年獎」,有名次沒獎牌,得心酸的,在我看來,中年了還有一顆赤子之心,實屬難得,這「中年獎」已是至高殊榮。至於朋友的邀請和勸說,我都敬謝不敏,只因我是一個主張多走路的人。

看著一台台嶄新的自行車,整齊地在信義路上一字排開,我終究還是忍不住上前打探了一下。一旁工讀生,親切前來服務,三分鐘後,我騎上一台波亮的橘色烤漆自行車,前方有一只鋁製置物籃,我將背包放入籃內,調整好座椅高度,恣意在信義區騎著鐵馬兜風。路人見我騎著悠遊卡租來的鐵馬,覺得新鮮;我騎在車上,看著路人們盯著我看的表情,更覺得有趣。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

洄濱夢繫
攝影&文字: William Wang
地點:美崙山下松園別館望花蓮港(2008/12/20)


離開花蓮前一天的清早,駕著車,沿著中央路向北行駛,靜靜繞過山海之間俯臥著的美崙山,最終,停車於下美崙的海濱公路上。

搖下車窗,那是除了身高以外,另一種不熟悉的視覺高度,亦付予我不同思考方式及不同觀察世界的角度。這個角度下的美崙海濱世界,起初只有藍色、綠色、白色等不同的色塊,慢慢色塊隨著視覺的專注,轉化為充滿細節之清晰影像。

海邊無人的公路上,人行道種植著一整排高大的棕櫚樹,行道外,一條如長廊般綠茵的帶狀草皮,緩緩沿著微傾的斜坡,滑入依偎著大海的港口。海風簌簌撲撲的拍打著浪花,不時,一個公狗浪,翻越長堤,轟然一聲巨響,濺起漫天純白色水花,陰險吞噬堤上一切,這個動作,如隱身海底的鮟鱇魚,瞬間吞噬貪戀玩樂的小魚般狡詐;海面再度恢復之前的寧靜,沒有留下一點痕跡,彷彿剛才那瞬間的大浪,根本不曾發生過。

如此風大的日子,不但路上沒有人影,連路旁一棟棟白色的洋房,亦緊緊閉鎖窗外遮風的百葉。冬日蕭瑟的海景,不是盛夏造訪的陽光男孩,記憶之中,所熟知的風景啊!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 

求雨得雨1 

象山涼亭內,一對被大雨困住的女子在此避雨


求雨得雨2 

雨停了一會,送走了兩個年輕的女子,來了兩個年輕的男子。

 

 

 

攝影 & 文字:William Wang
地點:信義區象山涼亭(2008/05/24)  

 

在某一個政論節目中聽到「求仁得仁」這句成語,那時我在看書,並沒注意到討論的主題是什麼,但這四個字,卻有那麼點印象,也有那麼點邪門。

我常會被四個字的成語弄得心神不寧,只要一發呆,一想寫東西,他們就會跑出來,如影隨形的跟著我,要我替他們安個位置;這時我會想到電影美麗境界(A Beautiful Mind)中臉色蒼白的年輕酒鬼和永遠長不大的小女孩,兩人亦步亦趨跟著羅素克洛,明明是他自己幻覺虛構的人物,卻說什麼都要羅素相信他們是真的。

這四個字跟了我三天,三天後的早上,我腦門中閃過一個念頭,我想去山頂上看台北市下大雷雨,不知道會不會「求仁得仁」。

呸!呸!呸!,這話也太不吉利,可改為「求雨得雨」這樣聽起來舒服些。

11點出發,今天我多帶了套雨衣出門,走了一條沒走過的路,繞了半天,山愈走愈深,路愈走愈荒,有兩回走著走著就沒了路,我只好在路的盡頭撒一泡尿,去去霉氣;途中我攀越了一顆大石,還是摔了一跤,沒想到還不到山頂,大雨就傾盆而下,我瑟縮在一間無名的小棚內,看著屋簷外的雨,感嘆時不我與。

雨漸歇,快步衝到象山頂堅固的水泥涼亭內,沒想到,大雨再起,但雷卻沒見著。這和我心中所期待的大雷雨畫面不符。迷路時,我幻想著待會到了山頂,剛好看見一道白光,瞬間打在101大樓尖頂上,大樓原地上下抖個幾下,那可真有看頭。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平林坑溪2 
攝影& 文字:William Wang
地點:平林坑溪古道(2007/09/23)


平林坑溪是內雙溪上游的支流之一,其山徑優美為山友所津津樂道。

由陽明山平等里溯平林坑溪小徑上至擎天崗草原。一般遊客鮮少經由此路上山,但山客莫不知此路為陽明山東稜一條優美的秘徑。此徑經劉老先生多年來默默修整,將路面水管不平之落差填平,並串連其間不同古道後完成一龐大的登山步道系統。

劉老先生憑著一把鋤頭、一支鏟子,貫穿其間山林溪谷約20公里山路,在今人眼中,如癡人說夢,但他完成了,本著心中的執著與服務他人的精神。他每日清早由南港乘車至此,中午工作後返家。積年累月,風雨無阻。有如現代愚公。

第一次遇到劉老先生是2007年夏季,颱風過後的第二天,山中溪水豐沛。獨自一人,經由內雙溪聖人橋終點站,循溪緩登擎天崗。過平等里,由新圳頂山下至平林坑溪。林間溪水淙淙,原已枯竭之小溪,此刻恢復了生機。途經深潭淺灘數處,林外陽光和昫,將潭水照的湛藍如海。 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高頂山遊記 
攝影 & 文字 : William Wang
地點:高頂山遙望台北城(2008/01/20)


北方的中國,最近大雪成災。而位於亞熱帶的台灣,高壓與低壓所籠罩的台北地區,皆一片氤氳。手錶上的氣壓計,一天之內,竟高達10毫巴上下變化,可一窺冷熱氣流在此激戰之盛況,只要這冷熱不分軒輊的時間拖延的久了,各類風濕關節病痛不免一一復發,無怪乎我原已控制有方的腰痛,亦無倖免。 

元月19日尚且雨細如牛毛,隔日則春光乍現,天邊一朵白雲。雨後的空氣,分外清爽,招來淨潔的藍天。花草樹木在積日刷洗後,相對增添不少色澤。過至善路底370巷田尾仔橋,覓著古道石階,拾級而上,行至萬溪產道,那條五指山龍脈,一路由梅花山、碧山、大崙頭、大崙尾至文間、劍潭山。放眼望去,皆可一目飽覽。路底農戶,捉緊難得的好日子,就在半乾半濕的泥園裡,撐起大洋傘,設了小攤,農夫權充小商賈,大聲叫賣起自家青菜水果。 

這條路,走得多了,但這景致,卻頭一遭。空氣、陽光、水、人文,凡此等等,皆恰如其分,實為這趟出遊,更添意趣,加分不少。 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Nov 04 Sun 2007 12:21
  • 夜路

夜路 
攝影&文字: William Wang
地點:內湖大崙頭山頂望台北盆地 (2007/11/03)


 
黑夜裡,戴上頭燈,在大崙尾山稜的小徑,獨自走上四公里的山路,返回故宮開車,這是一次全新的體驗。
 
人類發明了火之後,雖然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絲的安全感。但卻也加深了對黑暗的恐懼。黑暗成為死亡與未知的代名詞;在黑暗中沒有安全感本來是動物的本能。但人類幾乎不經思索。就對黑夜莫名的恐懼了起來。
 
陰雨的日子,登上大崙頭山頂。涼亭內的溫度計顯示為11℃。瑟縮在牆角旁的時鐘,秒針跳得有些吃力。天色已近向晚。藍灰色的暮靄中,眺望天邊遠山的朦朧,猶如潑墨,傾瀉般的倒在淡藍色天幕之上。
 
我感激老天所犒賞的景色,不管陰晴圓缺,祂總在我身邊,和我分享每一次上山的心情。
 
離開山頂,已過5點,初冬,夜總靜悄悄覆蓋白畫,不留一絲雲彩。天空瞬間暗了下來,前方階梯已被黑暗吞噬。隔著樹林縫隙,遠眺台北城內,氤氳的濕氣,渲染著闌珊燈火,層層疊疊的化開,彷彿天上人間。
 
夙夜裡,踽踽獨行於大崙頭與大崙尾山徑上。我心清澈如水。冬夜,萬籟俱寂。沒了蟲鳴鳥叫,只剩下蕭瑟的風,刮著樹梢,今夜風聲,聽來格外清冷。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獨行者 
攝影& 文字 :William Wang
地點: 金瓜石半屏山頂眺望基隆山(2007/09/01)


走入地圖上已無法表現的路徑,能滿足對這塊土地好奇的極至。

像這樣的野路,人車牲畜不行,草木雜生。只有獨行者想一窺究竟,連旅人都望而卻步。

網路上有幾位知名的獨行者,像獨步山林間的蕭郎;像登山補給站的Mori;像優遊山林溪的Raymond都是獨行者中的佼佼者。他們除了獨行之外,尚藉由網路,發表路程中每一個岔路及景點的位置,並完整的紀錄行程的時間、高度。甚者,提供路徑軌跡檔案下載以服務他人。雖說這類資訊頗為枯燥。難以閱讀吞嚥。但獨行者之間,卻能藉其精準的時間高度描述,在地圖上掌握路線概況。並在心中呈現山巒的高低起伏,及山中種種景致。這些無私的奉獻,不可不謂獨行者中的仁者。

以上簡短的幾個名號,聽起來好像世間獨行者不過寥寥數人,殊不知獨行者泰半為閒雲野鶴、淡薄名利者。平日生活行事低調,隱姓埋名,不曾於山中野路或網路旅誌上留下痕跡。總是悄悄的來,靜靜的去,只會在惱海中烙下一路上所見的景致。不但不取走一草一木。尤有甚者,連相片都不拍。可說心中有風景而手中無相機之四大皆空者。此不可不謂獨行者中的隱者。而這也是獨行者中看不見的一群。

我曾多次在偏僻的山中偶遇這些獨行者。彼此相談之後,能發現他們比一般山客有著更多鄉土的認識及人文素養,對登山及各路線的了解也更為深入。簡樸與低調的人生態度,可由簡約的裝備及樸拙的笑容中看出。而極度內斂的自我要求,可由其所行之路線中感受得出。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千丈素流穿芎林 
攝影 & 文字: William Wang
地點:三貂嶺枇杷洞瀑布 (2007/07/07)


鄞西觀瀑記

拔地萬里青嶂立,懸空千丈素流分; 共看玉女機絲掛,映日還成五色文。 

王安石


生命在不知不覺中與歷史的洪流搭上了線,這一切應是宿命、是一種上天巧妙的安排。

第一次走訪三貂嶺步道時,我原本打算由候硐的柴寮坑接中坑往五分寮再回大華。但因事前準備工作做的不足,誤以為三貂嶺出了車站就可一路走到候硐的柴寮坑。那天將近中午之際,才匆匆由台北開車至菁桐,在路旁隨處找了位置停好車後,匆忙買了張火車票,搭上12:23分往三貂嶺的柴油火車。

因適逢週六,上車的旅客眾多。車經平溪及十分等大站後,遊客紛紛到站下車,原本熱鬧滾滾的車箱,一下子冷清了下來,過了大華站,最後一群吵鬧的攝影團隊也下了車,接下來,車箱內恢復了往日清冷的景致。橫排的綠色膠皮椅上,幾位穿著樸素的老人,相互張望著,當目光相會之際,他們靦腆的避開了視線,害羞的無法答腔。我知道,他們可能怕我坐過了站,卻混然不知。我用親切的眼神及微笑,回覆了他們,也除卻了他們心中的疑慮。小鎮鄉民一個平實的小動作,卻讓這趟未知的旅程帶來欣慰。溫馨的人情味,如餐前的小菜,讓人期待接下來的故事。

火車穿過幼坑及基隆河谷間的山洞。這是平溪線最美的一段,一連穿越了三個隧道,而這都是百年前先民一吋一吋所鑿開的,石壁上還殘留著鑿痕。平溪鄉,昔日的煤鄉,礦業鉅子顏雲年,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,當年以台陽礦業株式會社一方之力,獨立開鑿平溪支線,也是台灣唯一私人開闢的鐵道。昭和四年1929年才轉賣給當時日方的總督府鐵道部。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雷電筆架行
攝影 & 文字 : William Wang
地點 : 信義區拇指山望深坑筆架山稜線(2007/01/22)


 

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,每大雷電,但聞雲中如嬰兒聲,殊不聞雷聲也

已外浮名更外身,區區雷電若為神
山頭只作嬰兒看,無限人間失箸人

蘇軾


 

多數人登筆架山連峰,會選擇由石碇出發,最後由木柵草楠下山。這樣的走法,大約為8.5公里,而行走時間約為4小時20分,加上中午在炙子頭山頂空地用餐時間1小時,合計約5小時30分可走完全程。

這樣的安排似乎對年長、年幼者或一般簡單健行的登山客比較合宜,如此可以從容的由早上9點出發走到下午3點左右到達草湳橋旁,剛好接駁上假日貓空午後3:30分下來的小型公車棕15號,回到捷運木柵動物園站。棕15隨招隨停,但卻只有例假日才行駛,有心走這條線的朋友還要多注意。如無法一口氣走下深坑或木柵,還是不要選擇非假日行走筆架山稜線。

對於喜歡小山大爬,登郊山亦背著35公升攻頂背包的我來說,沒有10公里以上的路程,似乎無法解我爬山之癮。這個習慣大致可追溯至唸軍校。當年入伍,常常在高雄鳳山及小港一帶高地行軍,部隊一拉出去就是十幾公斤裝備上身,然後走上一天的路,入伍結束,回台北唸書,畢業後分發到空軍,就再沒有這樣的經歷了。

算來算去,筆架山也走了很多回,有時從向天湖古道直攻筆架山頂的雙峰;有時由南邦寮古道,先上綠豆湯亭再攻筆架一個來回;也曾由北宜公路的栳寮,經綠豆湯亭往筆架山再下向天湖古道回深坑。我漸漸愛上那巨石裸露的稜岩展望,陽光穿透布滿落葉的山林小徑,不斷上上下下攀爬的驚險,以及來往山客都必須相互禮讓,加油打氣後再平安通過的登山方式,這些都是我所鍾愛的筆架山特色。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自在之石 
攝影& 文字: William Wang
地點: 信義區姆指山古道 (2006/12/30)
 
濕潤的泥土夾著青草的芳香,太陽灑落一地的金黃。今天早晨的風是清脆的,陽光也是清脆的。
 
清早出門,在人跡罕至的山徑上,步履於姆指山東稜一線。古道,由土黃色砂岩砌成的石階,透露著歷史的痕跡,大小不一的石塊,如同河中撈起的石子,每塊都有著屬於自已的曲線和顏色。石階與石階相接壤的縫隙,包覆著脆綠的青苔,只露出腳掌大小的空隙供旅人置足。
 
石階久經步履,如石硯歷經琢磨般,露出一灣淺淺漥陷。那優雅的弧線,不是來自天地造物的鬼斧神工,而是時空推移後,留下的精雕細鏤。朵朵併排的石階,如對對恩愛的夫妻;也有的三五成群,聚成一小平台,像極了秋天稻田裡龜裂的泥塊。
 
林間45度角射入的光束,伴著山谷的氤氳之氣,在小徑間偏然起舞,更增添了不少山裡的空靈與神秘。
 
在山頂,找了一方空地,撿了顆平緩的大石坐下。看著腳下的都市被晨霧所籠罩,都市的輪廓,像被粉撲拍打過後般的模糊,101大樓也像是長了霉的蓮霧,毛茸茸的一片。
 
山頂的朝陽依舊清爽,坐在青剛櫟樹下,圈圈點點的陽光,照在書寫的筆記本上,筆尖和筆尖的影子,呈現45度觸碰,在紙上留下心情的印記。放眼望去,山崖上早開的山櫻,己長滿一顆顆豐碩的果實。陽光照射在果實上,晶瑩剔透,閃閃發光。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古道行腳 
攝影&文字: William Wang
地點: 台北木柵猴山坑古道(2007/01/21)
 
「結廬在人境,而無車馬喧。問君何能爾,心遠地自偏。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山氣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。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」(陶淵明.飲酒詩之五)
 
走過台北木柵深坑郊山後,在我心中,此兩區交界之猴山坑古道,頗不負陶淵明飲酒詩中之真意。
 
曾一度漸漸消失在荒煙蔓草間的百年山徑,隨著日新月異的衛星定位技術及網路旅誌加持,於近年來一一呈現。行腳於古道間,不但能享受山林野趣,還能思古之幽情。閱讀大量旅誌,雖然對路線鉅細靡遺的寫真報導十分感佩,但文章裡,似乎也缺少像陶淵明的詩一般,帶著淡淡抽離人境的詩意。
 
踏上猴山坑古道並非事前的安排,連日陰雨斐斐,只想趁著週六煦煦晨光,找個行腳之處,拍照也好,品茗也好,總之,逃離都市才能疏解城市文明所帶來的焦慮與不安。
 
因随興而走,並未沿著古道路線中指南路萬夀路借祥光寺而上。而沿著木柵動物園旁的新光路,循線走到北二高處切右方小路而上。北二高於頭頂過後,右線設有路障,一般人車見此路不通之告示,鮮少冒險進入,多半改取左線大路往清龍宮。但抱著探險的心情,今日跨過了路障,續往前行,最終行經兩山隘口,霍然山谷中視線變的開朗,山坑裡菜畦上種植著青嫩蔬果,一旁小屋、池塘、果樹林,讓我有種時光錯置亦或進入「桃花源記」中與世隔絕的夢境裡。此時此刻,污濁的心情,回歸質樸的原點,山坡上菜畦旁堆砌的石垣,披覆厚實的青苔,山澗吹著沁涼如水的和風,這幽幽山谷,躲避於紅塵世俗之中,除晨光初露,一親芳澤,只有「心遠地自偏」方能不知不覺,來到幽谷之中。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流浪集 
攝影&文字: William Wang
地點:石碇烏塗窟往小格頭山路(2006/12/07)
 
人總夢想有一天能遠走高飛,但最終抱著這樣的夢想,直到入土為止,依然困在原地,插翅難飛。
 
舒國治的「流浪集」是我近日所購的好書之一,一直以來,我都愛那舒式風格的散文。文裡散發著旅人內心的寂靜與漂泊不羈的自由思想,在讀舒國治「門外漢的京都」一書時,我一邊看書中的旅記,一邊冥想,自已正行走於日本京都近郊的山野,一個背包、兩條腿、一本書、就這樣靜靜的走著。累了,回到最便宜的民宿,沒有電視,沒有 Mini Bar,有的只是一盞昏暗的燈、一隻筆和一本筆記本。
 
嚮往流浪的我,其實也嚮往自我內心的對話。一個人,在一個陌生的地方,可以簡簡單單的和路人寒暄問候,亦或靜靜的欣賞週遭美景。流浪的前題,是不用花大把的銀子,但卻要具備一段完整的時間。
 
我週日的流浪其實很簡單,不用太遠,只要一個人離開家,帶著流浪的裝備就行了。週日是上班族享受流浪的好日子。雖然有些熱門的山區路線遊客較多,但專挑一條人煙稀少的冷門路線,去到車子去不到的地方。當看不到那些嘈雜的人車時,自然就有一種清閒與寂寞的感覺,此刻那種流浪的心情,油然而生。
 
台北政大指南宮後山、貓空草湳大榕樹通往北宜公路的林道、六張黎崇德街公墓往深坑的柏油路,都可能是我流浪的去處。
 
有一回流浪到木柵貓空草湳往二格山的路上、碰到另一位流浪者,她一個人坐在山澗大石上。記得那天,天很黑,快要下雨的樣子,她絲毫沒有想離開的打算。流浪的人和爬山的人有著很大的區別。爬山的人帶著完整的裝備,腳程快,並不時提醒山友不要逗留,以免天晚下山危險。但流浪的人卻偏偏喜歡慢慢走,東磨磨、西看看,他們不是來鍛鍊身體,也沒有起點和終點。天氣對他們來說都一樣,他們主要還是來享受獨處的孤寂,並找尋靈魂的直覺。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二格日落 
攝影&文字: William Wang
地點: 橫坪道路望二格山(石尖山)日落(2006/12/07)
 
藍天,是懸掛於穹蒼之上的大海。登高 ,宛如深海探源。在楓紅盡落前,帶著一顆純淨的心,潛入藍天的深處。
 
橫坪道路,石碇北47-1鄉道旁的一條產業道路,深秋的青楓、楓香、山紅柿和五節芒,紅白相間好不熱鬧。
 
前段2公里上昇500公尺,一路陡峭攻上旗腳仔山巔,在旗腳仔山上400M深處,山頂電塔下有一農莊,坐擁二格日落美景。若非莊主一再挽留,我豈親眼目睹,二格山深秋的日落風采。
 
北47-1產道,山腰上的縱走道路。杉林、高麗菜園、茶園、山櫻花,是這條路上風景的特色。橫坪道路在樟空子接上北47-1產道後,一路平坦,盡情饗宴西北方二格山及筆架優美的稜線,宛如走在中橫山顛般的心情。
 
最後由大格門、接月扇湖往北宜坪林方向,結束在北宜公路上的風露嘴。
 
 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石碇豐田村內產業道路之旅 
攝影&文字: William Wang
地點:玉桂嶺三號橋下溪石(2006/11/27)
 
放慢步伐,東瞧瞧西看看,原來山一直都在,我卻不曾駐足。
 
如果,不是心血來潮,想翻箱倒櫃的看看山裡藏著什麼,那些山中曾經被忽略細節,可能將被永遠遺忘。
 
山裡的細節,是山路的識別,如同葉子的型態,是樹木的身分證。每一條路,都有著不同的面貌,那是上天獨一無二的傑作。
 
看慣了風景名勝,也喪失了觀察自然細節的能力,無意間闖入這條不起眼的山路,霍然發現,對於生活在同一個星球的其他物種和地理名稱,竟是如此的生疏淺薄。叫不出的植物、山頭、溪流,促狹著和我玩猜猜看,令我窘迫不堪,我總不能都叫他們 "山"、"樹"、"溪"、"花"、"草".....吧?
 
這回,我真正想認識這群看起來都一樣的朋友,並發現他們所躲藏的位置,就像小時候玩的畫圖遊戲,雜亂無章的線條畫裡,其實按著數字著色後,線條下,隱藏著一幅驚豔的圖案。 
 
中年後返璞歸真,熱愛山林,認識自然生態,成了一種天之地間的喜悅。  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海之濱 
攝影&文字: William Wang
地點: 宜蘭南澳神秘海岸 (2006/07/22)
 
月如浣紗,夜裡,風追著鑲了銀的雲,吹亂沁涼的湖心。
 
湖面波光粼粼,閃閃耀眼,在矇矓紫光中,中央山脈,如黝黑的巨龍,匍匐於遠方大地之上,嚴峻的山稜,令人心中不可有一絲褻玩。
 
循著渺渺荒草路,繞過一灣淺淺溪,東海岸溪水裡的石礫,在月光照映下,光瑩而潔淨,黑的烏溜,白的皎美,每顆都是大地的子女。
 
越過沙礫堆砌的灘堡,星光築成夜的圍幕。天蠍座,那夏夜裡最亮的星座,盤踞著大半的天際。我伸出手指,用指尖勾勒著它的輪廓,天空裡的每顆星,都近的垂手可得。
 
見不著舟子漁火,但浪花卻依悉可見,海浪拍打著沙灘,喚醒了年少的心情往事。

一首學生時代的民歌,由遠方悠揚傳唱至我心田。
 
「在無人的海邊,
寂靜的沙灘延綿,
海浪拍打著海面,
彷彿重複著你的諾言....」


 

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