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海畫記1
地點:台北縣金山鄉廖添丁廟前中角景觀綠地天遠眺野柳岬山
20080712 戶外寫生--Drawing Pad 160g 15 x 21 cm

北海一日遊是小學三年級學校旅行所去的地方,那一天大家都帶著"乖乖"和"華年達橘子汽水",目的地是萬里、野柳、金山、石門。 由萬里過金山後,台2號省道左邊貼著中角尖山;右邊靠著東海。天氣好,就可以遠眺野柳岬山,山頂有一座燈塔,此處是北台灣特殊海岸風蝕地形,成為當年各校低年級自然課外教學的活教材。野柳岬山左方可見到基隆嶼,海灣中另有一對相倚偎的燭台嶼。假日岸邊設有多處露天咖啡,遮陽傘下,點一杯咖啡,慢慢寫生,可說是一大樂趣。

 

北海畫記2
地點:台北縣石門鄉洋荳子咖啡(Young Door Cafe)
20080713 繪--Water Color Paper 300g 18 x 26 cm

台2省道由萬里過金山,抵達永興漁港前,一間緊鄰大海的咖啡廳,二層樓房,希臘白牆及藍頂。名洋荳子咖啡(Young Door Cafe)。兩年前來過一次,當時是非假日的下午,天氣好,海很藍,一對即將結婚的新人在此拍攝婚紗,當天露台前坐滿了客人。如今咖啡廳對面多了個停車場,停車可以不用佔用馬路了,來此,可以考慮由2省道對面小路往山上走,山坡上有一戶農家,居高臨下,別有風景。

 

北海畫記3
地點:台北縣萬里鄉順天宮遠眺馬鋉山及翡翠灣
20080720 繪--Water Color Paper 300g 18 x 26 cm

台2省道,由翡翠灣進入萬里隧道前,紅綠燈右轉,進入玉田路海線,接漁澳路通往野柳特定風景區。這條雙線道的小路,是昔日往野柳的舊路。一路上經過漁澳、龜吼及東澳三個小漁港,都十分迷你小巧,最後過了野柳海洋世界後,才會經過本區較大的野柳漁港。

在漁澳港前海濱涼亭,清楚描繪基隆嶼及馬鋉山(H233M,畫面中央最高峰)和翡翠灣一帶風景,但因缺少作畫的前景,無法形成視覺延伸的效果,所以往後退至順天宮(供奉媽祖的當地信仰中心),居高臨下,如此可完成一幅由左下樓房->右上涼亭->左上紅色遠景馬鋉港->左上海平線石岬的"之"字形視覺延伸法構圖。

實景拍攝時,因廣角鏡的透視,使得後方的馬鋉山變的比實際看到的景象深遠而矮小,而現場寫生,才能正確補捉山的大小及光影。而拍照時,因前景馬路上停了許多車,電線也拉的很亂,所以畫面很複雜,而寫生可克服這些問題。

這次寫生,先以 15 x 21 cm 速寫簿簡單構圖後即上色,掌握天光的氣氛及景物的線條及構圖,回家後再繪一次,再繪後很挫折,因為無法重現當時天光的大面積感覺。檢討原因,乃因寫生時間短,筆觸快,顏色單純。但當回家後有時間慢慢描繪時,反因心太細而線條變的瑣碎細膩。


后記:本文發出後,收到Courtim的詢問自學鉛筆素描之答覆如下,謹此與所有朋友一同分享。

 
To: Courtim 陳,

您好,常拜讀您的旅誌,知您為親山愛山的朋友。很榮幸能在此為您回覆。

對非美術科班的學生來說,鉛筆素描為按步就班進入繪畫殿堂的方式。像我這種一般素人,多採隨興作畫方式,由色彩濃郁的油畫開始,並自由表現線條及色彩,加上油畫的可重繪性高,最後多有滿意的結果,並且不致於在信心上受到打擊而失去對繪畫的愛好。

但這樣如童畫般的表現方式,在畫了一陣子後,我的經驗是,會覺得成長有限,不容易出外寫生感受大自然光影帶來的樂趣,且油畫的作畫速度不夠快,道具太多。於是漸漸會萌生想轉入水彩及鉛筆素描的方式。

學會素描及水彩後,通常在一個景點待上30分鐘到一小時,就能完成一幅畫,這樣的感覺是沒法形容的快樂,並且完全不是以相機拍攝所能感到的悸動。這樣的感受,如同盯著一張相片看一個小時,看到相片中每一個細節,每一個形狀,每一個明暗都牢記在心,然後一點點再將他創造一次,如同上帝造物的心情。最後我們的心永遠凝固在畫面簽名的那一瞬間。我認為這是繪畫的最大魅力。

繪畫是一種觀察力,素描的功力愈深厚,就會看到愈細小的事物,同時,雜亂的大自然,也 會有系統及規則的被我們內心整理一次,並重新在畫紙上排列一次。這也是達文西說的,萬物都有一個機制,而他找到了這樣的機制。如今我們只是享受他所發現的這個繪畫的機制罷了。

接下來,我要說說(鉛筆)素描的重點。

素描的主題有很多種,如果你是素人,可選擇一種你喜歡的主題,主題的不同,難易也不同。就我的經驗,風景素描是最易的,再來是靜物,再來是人像。但三者中,以風景對透視法及遠近法的要求最高。因為空間場景大,這些技法是建立空間的機制。

靜物及人像並不是沒有,只是相對空間深度短,要有更深的觀察力,才能精確的描繪如攝影般的精準比例。所以風景是最淺顯看出透視法及遠近法的一種練習。

從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,基督的前額釘有一根釘子,由釘子拉向牆角四方的放射狀線條,即為單點透視的開始。可說文藝復興時期,所有的藝術、建築及音樂都在一種對稱中發展。這個點,在素描上的專業用語稱之為消點。如同兩條平行的鐵軌交會消失在地平線上的一點。這兩條軌道愈靠近畫面的下方就愈開放,愈靠近消點就愈收斂。

而位於兩條放射線間的垂直線或平行線,愈靠近消點線段愈短,愈遠離消點線段愈長。水平線上的放射線以斜下的方式射入消點,而水平線(地平線)下方的放射線,以斜上的方式射入消點。

以上是最基本的透視法理論,在文藝復興後由此法發展出雙點及多點透視的理論。到荷蘭畫派時,已有如同相機的觀景箱來輔助構圖,因此透視更有所謂路是往上斜及往下坡走的不同透視理論。這些透視的理論,在一般風景素描的書及水彩風景畫的書都會有說明。

至於遠近法,是一種比例的原則,愈遠的距離,東西愈小,愈近的愈大。由消點向畫紙四角邊緣畫四條放射線,將四條線段的中心點連成一個長方形,這個長方形剛好是畫紙的1/2大小,所以畫在近的東西和畫在遠的東西,以大小來表現。這就是遠近法的概念,當然有時構圖會刻意改變長寬及高低的比例,有點像相機的廣角效果,這就遠近大小的比例也會因放射線的夾角不同而改變。在廣角的大頭狗照片上,我們可明顯看到頭大腳小的誇張變化,那雖是一種誇張的手法,肉眼無法辦認這樣的大小變化,因為我們心會告訴我們頭腳是一樣的大,旦其實,如果用相機記錄再用比例尺去量,我們會發現,雖很短的距離,前後就有大小變化。

有了這兩個概念,你再去看一些照片(不一定要看畫),有景深的照片,最好有一條公路或河流可看到兩條平行線交於消點的照片,體會我所說的消點及遠近。

在山上看到的遠景不完全適用,因為視平線和地平線之間差了山的高度。最易感受的是平原上,你可以去看米勒的畫,找出畫中的消點。 

---視平線----

透視會因我們的視平線高度而改變所看到的東西的"面"。而視平線位於地平線之上,你是站的高,它就高一點,你是坐著他就低一點。你爬到山上,他就更高了。

所有在視平線上方的東西,你是仰看,所以會看到它的底部,你畫一頂傘,你會畫到傘的骨頭。而位於視平線下方的物體,你會畫出他的頂部,所以你畫一頂傘,你會畫出它的傘布,而不會畫出它的裡面傘骨。

當你開始素描一個風景時,不要一開始就去山頂,因為山頂的視平線高,當地平線的位置決定後,位於視平線下方的部份較多,會不容易觀察出我前面所說,地平線下方的線條斜上及上方的線條斜下的這個機制。

找一個平地,那怕去拍張照,你注意,路的盡頭,當一棟建築物上半在地平線之上及下半在地平線之下,那些之上的線會斜下走,在下的線會斜上走。

--明暗法---

素描除了上述的線條觀察練習,另一個目的是明暗的觀察練習,我們的肉眼會把所看到的顏色用同一個顏色來表現,反差不大,但繪畫時,你不可能都塗同色,這樣東西的立體無法產生,所以暗的部位要加深,亮的部位要留白。加多深,留多白?這要由描繪事物面的多寡來決定,一個四方形,我們看到三個面加上最暗面的一條線及最亮面的一條線,那就有5個不同深淺的顏色。這種技法我們稱之為明暗法。

在同一面中,因距離光源遠近的不同,又會有漸層的變化。在人像素描這是重要的技法,因為軟的東西,沒有明顯的面與面之間的邊緣,面與面之間的轉折就靠漸層及明暗來表現。

綜觀以上,素描要學的就是透視、遠近、明暗等方法。你可以用這三個主題來找相關資料,並先了解理論基礎後,再開始嘗試,由經驗中得到驗證。

至於書本,不管是水彩、油畫及素描的書,都會有對這方法的說明,只是說完就帶入各種繪畫媒體的作畫技巧及特性。所以你應去信義誠品待一天,在四樓有不同的書。先找與這主題有關的章節來閱讀就夠了。因有圖的輔助,會比我這寫的清楚,你一定會看的懂的。誠品是各類繪媒書最齊的地方,其他書局都不行。這種事一定要多找幾本,比較不同的範例圖才懂的快。

看看我之前畫的,從不正確的透視及遠近法到如今正確的比例及透視,你就會相信繪畫並不難。只是它在我們人生學習的過程中比例太低。不然我們一定會把它做的很好的。

祝福你在登山健行的動態嗜好外,能再添一靜態的嗜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lly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